2025-08-04 08:46:42 | 人围观 | 评论:
```html
《木兰诗》学案
㈠教学目标
1.通过反复诵读,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,培养语感,提高记诵能力。
2.引导学生领会诗歌故事情节中富有戏剧性的、生动性特点。
3.指导学生加深理解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。
4.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,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。
㈡教学重点
⑴指导学生朗读、背诵。
⑵学习诗歌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。
㈢教学难点
⑴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,深入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。
⑵文中出现的重点古诗词积累。
教学过程
㈠导语
同学们,你们知道哪些巾帼英雄的事迹,请讲一讲。(学生讲)说到巾帼英雄不得不提到木兰,今天我们来学习北方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《木兰诗》,相信你们会对女英雄木兰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。
㈡探索新知识
1.相关文学常识: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《乐府诗集》,这是北朝时北方民歌中的一种代表性作品。北朝民歌以《乐府诗集》所载“梁鼓角横吹曲”为主,是当时北方民歌中的一种军乐,因为乐器有鼓角,所以也叫“鼓角横吹曲”。《木兰诗》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。它和《孔雀东南飞》一起,称为乐府诗中的“双璧。
2.读文:认真听读录音,注意字音、节奏和感情。(播flash)
需要注意的字音:
机杼军帖可汗鞍鞯辔头溅溅胡骑啾啾朔气扶将著扑朔戎机。
3.朗读:结合所听录音和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,找学生读文,并让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效果。师生共评价。
4.分析注释理解:本诗韵婉转,琅琅上口,读时要读出节奏感,例如:万里/赴戎机,关山/度若飞。
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话划分节奏,并大声读出来。找三至五名同学读。
师生共评价。
5.整体阅读:把握故事情节,合作探究。
(⑴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?请概括回答.)明确: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。
(⑵用五个四字短语概括全文主要情节.)明确:木兰纺织→木兰从军→木兰征战→木兰辞官→-木兰还乡(最后一节是一段附文,是歌者对木兰的赞辞)。
(⑶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叙述的详略。诗中对木兰出征前置办行装、从军征战生活以及得胜归来等情节,哪些写得详细?哪些写得简略?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?)
(⑷立足全诗,把握人物形象:反复朗读课文,结合具体诗句,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、可爱之处。)
(⑸这首诗所叙写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,木兰这个巾帼英雄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根据这首诗的内容,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喜欢木兰的原因吗?
```
全站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