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06 17:04:52 | 人围观 | 评论:
波涛汹涌
波涛汹涌:刘禹锡《浪淘沙》教学大纲中的核心意象以“波涛”、“河床”、“巨浪”等为载体,展现了黄河奔流不息、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象。
1. 教学要求:
1. 学生认识“簸”字,并会书写它;
2.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背诵古诗。
3. 理解古诗内容,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,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。
4.教学重点、难点:
1.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学习古诗
2.教学准备:
1. 多媒体课件
2.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,导入课文。
1. 上课前,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,播放课件:黄河奔流不息的画面;
2. 这节课,让我们一起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与神韵吧!
3.板书课题:浪淘沙。
二、检查预习,交流资料。
1. 通过预习,你有什么收获?
2.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?个别读、集体读同桌对读。
3.检查自学生字情况。
三、精读古诗,理解诗句.
1. 学习第1、2句。
(1) 出示诗句“九曲黄河万里沙,浪淘风簸自天涯”。
(2) 指名读、全班齐读诗句。
(3) 分小组学习交流.
你读懂了什么?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?
(4)学习汇报。
教师随机答疑。(板书:浪淘风簸)
(5) 把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?(板书:气势雄伟)
(6)同学们,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、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!自由朗读、指名读、分组读。
2.学习第3、4句.
(1) 出示诗句“九曲黄河万里沙,浪淘风簸自天涯”。
(2) 诗歌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?(板书:直上银河)
(3) 现在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,沿着黄河顺流之上,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,探访牛郎和织女。男、女生读诗句。
(4)指导朗读.
(5) 聚焦自己的理解。
(6) 尝试背诵。(指名背。全班背。)
四、拓展延伸,保护黄河。
1.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、气势磅礴的黄河。黄河历经千年,如今怎样呢?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。
(1) 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。
(2) 你看到了什么?你的心情怎么样?
(3)2.请同学们开动脑筋,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,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.
(学生自由思考)
(教师点评:喂,你说得真好,能根据注释来理解诗意,不过老师有点疑问,九曲黄河,你为什么不说千曲,百曲呢?真的是万里沙吗?)
生:这里是夸张的手法,自古以来黄河相传就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。
(设计意图:通过课件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背古诗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。)
(二)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
1.老师请同学来说一说古诗的学习方法:
解诗题
全站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