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施范文网优秀的范文提供网站
你的位置: 首页 > 策划书辞职报告

苏轼留侯论阅读答案_留侯论中苏轼举了哪些人物和事例进行论证

2025-09-03 13:37:59 | 人围观 | 评论:

1、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 匹夫见辱 见:被
B. 而世不察,以为鬼物,亦已过矣 过:错误
C. 油然 现在看来,油然也是自然、从容的状态。
D. 高祖忍之,养其全锋而待其敝 敝:疲惫,衰败

2、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( )
A.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站得高,看得远,就不为所动。
B. 使之忍小忿以就大谋 今虽欲自雕琢,曼辞以自饰
C. 非子房其谁全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
D. 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至于鞭箠之间,乃欲引节

3、将一卷文言文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(6分)

⑴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此其所挟持者甚大,而其志甚远也。
翻译:天下有一类勇者,即使遇到危险的挑战也会耐心等待,遇到突发情况时也不会暴烈反应,这些人都胸怀很大的理想和抱负。

⑵子房以盖世之才,不为伊尹、太公之谋,而特出于荆轲、聂政之计,以侥幸于不死,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。
翻译:张良是高祖的门生,却从不开大Mind,只为了用他的才识去求得一命安危,在张良的帮助下,张良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一份业:荆轲刺 opposed项羽、聂政的计谋。

4、请将以下三段中文改写为英文(每个部分都要用

包裹起来):

  1. "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此其所挟持者甚大,而其志甚远也。"
  2. "子房以盖世之才,不为伊尹、太公之谋,而特出于荆轲、聂政之计,以侥幸于不死,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。"
  3. "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,确实很古怪。但是,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?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,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。一般人不明白,把那老人当作神仙,也太荒谬了。再说,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(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,以就大事)。"

请告诉我改写后的英文内容,并记得每个部分都要用

包裹起来!